“一出国门才明白中国人居然这么硬核!”
连阿富汗都敢嘲讽我们?走出国门才知道你巨婴的天真!
朋友们,还记得那些豪言壮语吗?“中国人走到哪儿都是C位的存在!”“外国人都争着学中文,喝着茅台,还有说有笑地下象棋!”但当我走出国门,发现这些“光环”只是自己多想了。没去过的人,可能还以为自己是地球人类的VIP;真正到海外闯荡一圈才发现,有些地方,连阿富汗人都敢偷偷嘲弄我们“穷秦腔”,笑得十分“放肆”。这段经历真的让我想高呼一句到底是我们飘了,还是世界太真实?
从百元“小费”到咸鸭蛋“小黑屋”,在海外游走的经历,让我见识了什么叫冷酷无情版的地球指南——你付了机票钱和签证费用可不代表有人会尊重你。尤其在东南亚那些地方,菲律宾和越南是“选手级别”的“伸手党”。海关人员悠哉悠哉地翻护照,用一种“光明正大的迟疑”来耗你的时间,意思很明确给小费吧,不然我帮你拖到天荒地老。而南非更是别出心裁,只带了两个咸鸭蛋,就直接被拖进“小黑屋”,罚款100美元,连收据都没有!这波操作,我只能说南非海关太懂“快刀斩乱麻式生财之道”了。
在巴基斯坦,有个别入境通道打着“欢迎中国人”的名头,结果竟是专门用来收钱的,那些“巴铁兄弟”笑得都透着一种狡黠的意味。再者说,到了欧美,事情就更讲究“玩法”,这次不收你的钱,却动用“高科技手段”牵只那么大的狗,专门叫在行李箱旁闻闻。这查验过程,侧面说明海关的“跑量式效率”对我们基本“暂停”。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我们的文化输出。你以为全世界都醉心于中国古典韵味?抱歉,很多外国人学中文的动机,是为了开拓中国市场。他们对书法、刺绣很可能会拎得“不咋地”,到了商业领域倒能玉树临风般地掏出一连串流利的“你好,谢谢”。
而品牌这块,更让人心塞。华为手机没能撼动欧美巨头市场,国外的马路上也是德系、日系汽车跑个不停。翻遍我在海外的观察,“中国制造汽车”仍是个稀有物种。虽然近几年有确实的进步,但实际上大部分外国人都牢牢捏住家里那台熟悉又“可靠”的车,理都不理新选项。
最扎心的是,我们的“中华卷王精神”,居然跨国发展了。在那些华人开的餐馆、超市甚至学术圈里,“锁死同行”的套路可谓前后呼应。有些老板在同一街区居然互相压价到亏本,也要比拼谁客户更多。这种内核操作直接让外国吃瓜群众一脸懵这群人怎么连自己人都干得这么起劲?
点睛
走出国门,我们的真实国际地位到底是什么样?不是C位,不是VIP,而是一位正在努力发展的选手。强国梦确实值得我们憧憬,但梦幻背后也得放点实际背调。在这场愈发大的全球赛场上,我们既不能高估自己,也不能盲目自贬。硬实力才是笑到最后的必要条件——到那时,让阿富汗人也想学中文,我们自然会懂什么是真正的“全球宠儿”。
有趣彩蛋
朋友们,一次国外旅行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你带的护照不是万能的,带点人民币现金才是真丰沛的安全感。出门在外,务必记得“护照在手,现金在兜”,被巴基斯坦人叫“穷秦腔”的场景,再也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