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贵机器人横空出世!创始人坦言畏惧中国挑战者

2025-10-08 01:09 150

你敢信吗?一家刚满三岁的公司,身价竟能像坐了火箭一样,直冲2700亿人民币,直接把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头把交椅给抢了过来。这家公司叫Figure,它的故事,在今年9月18号那天,把整个硅谷都给炸醒了。

那天,Figure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完成了一笔高达10亿美元的C轮融资,公司估值瞬间被顶到了390亿美元。就在全世界都为这个科技圈的新神话欢呼时,创始人布雷特·阿德科克,一个才39岁的创业狂人,却一盆冷水浇了下来,他毫不避讳地说,自己正感受到来自中国对手的巨大压力。

一个已经站在世界之巅的人,为什么会对远在太平洋对岸的追赶者如此忌惮?这背后的故事,可远比那一串冰冷的融资数字要刺激得多。

这剧本好莱坞都不敢这么写

时间得倒回2022年,那会儿的Figure,说难听点,就是个没人搭理的草台班子。创始人阿德科克,一个从农场里走出来的狠人,兜里揣着个机器人大梦,几乎敲遍了硅谷所有投资人的门,结果呢?换来的全是“我们再看看”的客套话。

当时的公司,没像样的产品,更别提市场了,每个月一百万美金烧得心惊胆战,眼瞅着就要弹尽粮绝。就是在这种连下个月工资都快发不出来的绝境里,Figure的团队愣是咬着牙,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硬生生把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构件给捣鼓了出来。

等到产品原型一亮相,之前那些爱答不理的投资人,态度立马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2023年5月,7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火速到账,没过多久,英特尔这些巨头也跟着送来了900万美金的“添柴费”。

真正的疯狂是在2024年初。亚马逊、微软、英伟达,这些科技圈里跺一脚地球都要抖三抖的顶级玩家,像是约好了一样,排着队给Figure送钱。一笔6.75亿美元的B轮融资,直接把公司估值干到了26亿美元,一年半的时间,翻了足足15倍。

而今年的C轮融资,简直就是一场科技圈的“豪华盛宴”。英伟达、英特尔、LG、高通……你能叫上名号的巨头几乎一个没落。10亿美金一到位,390亿美元的估值,直接刷新了全球机器人行业的认知。

心脏里流着东方的血液

资本的嗅觉比猎犬还灵敏,他们当然不是因为阿德科克会讲故事才这么疯狂。Figure拿出来的东西,确实有两把刷子。去年10月,他们家的首款人形机器人“Figure01”正式发布。

这家伙不光能像个真正的工人一样在流水线上搬箱子,它还藏着一个绝活儿。你只要在它面前亲手泡一杯咖啡,它就在旁边看着,不出10个小时,它就能把全套流程学得明明白白,自己动手给你来一杯。

这种“看一眼就会”的学习能力,可比特斯拉“擎天柱”那种填鸭式的数据灌输,高了不止一个段位。这背后的核心,是Figure自己捣鼓出来的AI模型“Helix”,被圈内人看作是“具身智能”的一次大飞跃。

但最有意思的部分来了。你要是把Figure01酷炫的外壳掀开,会发现一颗跳动的“中国心”。这家天天把“自主创新”挂在嘴边的美国明星公司,身上关键的零部件,其实严重依赖着中国的供应链。

比如,那些灵活的关节轴承,来自长盈精密;核心的谐波减速器,是绿的谐波的作品;那一身轻巧的镁合金外壳,出自旭升集团之手;而驱动它全身的无刷电机,则由兆威机电专门定制。这种“美国大脑+中国躯干”的组合,恰恰说明了,在全球化的今天,谁也离不开谁。

当你在数钱时对手在磨刀

所以你看,阿德科克的焦虑,真不是杞人忧天。他自己心里跟明镜似的,亲口承认:“中国工程团队在成本和效率上的优势是无法替代的,最后的赢家里,绝对少不了中国玩家。”

就在Figure靠着天价估值吸引全球媒体的聚光灯时,中国的机器人公司们,正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打法,近乎野蛮地抢占赛道。宇树科技直接甩出了一款只卖3.99万的开发者平台机器人,他们想干嘛?他们想复制安卓的成功,用硬件亏本的模式,圈起一个庞大的软件开发者生态。

智元机器人则发布了能通过视频学习来预测决策的世界模型,技术路线同样让人眼前一亮。而优必选家的WalkerS2机器人,已经一声不响地进驻了东风柳汽的总装车间,实现了7×24小时连轴转,甚至累了还能自己拔插电池换着上。

更要命的较量,发生在看不见的核心零部件上。日本曾计划在2027年量产一种能360度旋转的球形齿轮,想在机器人关节技术上卡脖子。结果呢?没等他们量产,中国的华拓科技就已经把同类产品给研发出来了,直接把对方的技术壁垒砸得粉碎。

这场从市场应用到核心技术的全面追赶,才是让阿德科克真正感到“压力山大”的根本原因。

万亿市场前的几道坎

当然了,这股狂热劲儿背后,我们也得冷静下来看看。人形机器人要真正走进千家万户,甚至千厂万厂,面前还横着好几座大山呢。首先就是成本,现在一台像样的机器人动不动就十几万美金,这价格,远不是普通工厂能消费得起的。

其次是真本事。在实验室里耍得再溜,一到真实复杂的工厂里就容易抓瞎,任务完成率还不到60%,尤其是在分拣衣物这种精细活上,技术瓶颈还很明显。此外,还有马斯克他们天天念叨的伦理问题,那个人人都在担心的老问题:机器人会不会有一天反过来对付我们?这就像一把剑,始终悬在整个行业的头顶。

但希望的火苗已经点燃。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这些赛事的举办,正把这项曾经高冷的技术,一步步推向大众。

优必选在工厂的成功应用,也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人形机器人已经有能力替代30%的重复性体力劳动。IDC更是大胆预测,到2030年,光是中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就将突破6万台,这增速,想想都觉得可怕。

结语

Figure的390亿美元估值,就像一声发令枪,正式宣告了人形机器人大时代的开启。这已经不再是科幻电影里关于“技术玩具”的遥远想象,而是一场实实在在的,关乎未来生产力的“生产工具”革命。

阿德科克在他公司的官网上,写下了这么一句话:“Figure,展望未来30年。”

在这条通往未来的赛道上,一场中美机器人之间的“双雄记”已经悄然拉开大幕。这不仅关系到两家公司的市值高低,更将深刻地定义下一个时代,人类与机器该如何共存。这场由资本点燃的熊熊烈火,究竟会烧出一个怎样的新世界?我们不妨泡杯茶,拭目以待。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