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英格兰队在友谊赛爆冷输球了,但是他们在正式比赛中保持了良好的状态,三狮军团在世预赛击败了安道尔队。由于此前德国队输给了斯洛伐克队,不少人担心英格兰队也翻车,三狮军团的国脚小克拉夫就把两场比赛放在一起讨论。小克拉夫认为,纳帅拥有图赫尔的缺点,他俩都是固执的主帅。由于纳格尔斯曼获得了德国足协的力挺,即便德意志战车在各项赛事遭遇了三连败的战绩,纳帅依旧获得了足协的力挺,这就会导致这位少帅更加固执,他的缺点与图赫尔不谋而合。
图赫尔的执教生涯一只伴随着固执的问题,所以很多人说他拥有穆里尼奥的缺点,穆帅也的确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如今纳帅、图赫尔传承了这种毛病,在小克拉夫看来,如果他俩不改掉缺点,即便他们一直半会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图赫尔曾经率领切尔西登顶欧冠),他们也难以拥有顺心的执教生涯。尽管赖斯在本场比赛取得了进球,然而小克拉夫认为,这位阿森纳核心在国家队没有发挥出全部的实力——赖斯的定位有点模糊。
图赫尔把赖斯安排在后腰的位置上,给他的定位是传统的防守型中场。然而赖斯在俱乐部已经成为了进攻型中场,他是攻防转换器以及进攻的发起点。在两者不一致的情况之下,赖斯的定位的确有点模糊了。在国家队的战术体系中,赖斯需要承担更多防守职责,这让他不得不收敛自己的进攻天赋。当球队由守转攻时,他习惯性地想要带球推进,却发现自己的位置被限制在后场;而当对手反击时,他又必须迅速回撤填补防线空当。这种角色切换让他在场上显得有些犹豫,传球选择也不如俱乐部时果断。
不过,这种"模糊"或许正是赖斯价值所在。仔细观察他在国家队的表现就会发现,他正在摸索一种独特的平衡——当球队需要稳固防守时,他能像传统后腰那样筑起屏障;而在获得球权后,他又能凭借敏锐的观察力送出精准长传。这种微调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赖斯既能保护后防线,又能在反击中成为第一个出球点。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一个全新的"全能型中场"的诞生——既不是纯粹的防守铁闸,也不是典型的组织核心,而是根据比赛节奏自由切换的现代中场典范。这种进化,或许正是现代足球对中场球员的最新要求。
既然在小克拉夫看来,纳帅拥有图赫尔的缺点,而且这位名宿也提到了这两位的大前辈魔力鸟,笔者球后认为,这三人有一个无法忽略的共性——他们都不曾拥有辉煌的球员生涯,或许是因为伤病、身体素质不行、技术能力不够,总之,他们因为球员时代不太好,导致了他们在执教生涯的开端有些艰难。所以大家可以发信啊,纳帅和图赫尔喜欢抓着过去成功的经验不放,根本不敢改变任何东西。这种固执的执教风格或许与他们缺乏职业球员时期的自信有关。没有亲身经历过顶级赛场的起伏,使得他们在战术调整时更容易陷入"路径依赖"——就像溺水者抓住救命稻草般紧握既定方案。
心理学研究显示,当人处于压力情境时,往往会退行到最熟悉的应对模式,而纳格尔斯曼们恰恰缺失了作为球员时积累的战术应变本能。有趣的是,同样非职业球员出身的瓜迪奥拉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执教哲学。这位巴萨传奇在自传中透露,他每天都会观看至少三小时比赛录像,这种持续学习的态度消解了固执的基因。反观纳帅近期被曝光的训练方式,仍沿袭着四年前在霍芬海姆时期的"战术板沙盘推演",连球员都私下抱怨缺乏新意。德国《踢球者》杂志曾犀利指出:当对手已经用卫星图像分析训练课时,固执就成了最昂贵的奢侈品。
由此可见,纳帅拥有图赫尔的缺点,与他们在球员时代的经历有关。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固执正在形成恶性循环。拜仁更衣室消息人士透露,纳格尔斯曼会将比赛日气温差异也归咎于"运气因素",这种拒绝反思的态度让管理层的耐心逐渐耗尽。现代足球早已证明,成功的教练需要像程序员般持续迭代系统,而非像中世纪炼金术士般守护着发黄的配方。或许纳格尔斯曼们该听听克洛普的忠告:"固执是优点,直到它变成你唯一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