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集训最新动态:两球员伤退,无张子宇,万次投篮上升难度

2025-09-04 03:30 124

听说张子宇因高原反应退出国家队集训了?这几天这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搞得不少球迷心里一紧。 但真相到底如何? 咱们还真得仔细掰扯掰扯。

实际情况是,张子宇人还在海埂训练基地,压根没走。 刚上海拔1900米的昆明那会儿,她确实有点不适应,头晕恶心也都来了。

队里根本没慌,高压氧舱等手段立刻跟上,没多久小姑娘就缓过来了。 现在她照样跟着练,教练组还特意给她开了小灶,就怕练得太猛出问题。

所以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一有风吹草动,大家就宁愿相信谣言而不是官方消息? 这种对年轻球员近乎苛刻的关注,到底是在支持她们,还是在给她们添乱?

浙江女篮的王佳琦和山东女篮的周静,都是因为联赛里落下的老伤退出这次集训。 有意思的是,她俩都是后卫。 而主教练宫鲁鸣不久前刚公开指出,眼下这支队伍最明显的短板,就是后卫的组织和控场能力。

说到年轻,这次集训名单清一色是1998年后出生的球员,平均年龄23岁,里面还塞了五个从来没进过国家队的新人。

一口气选这么多年轻人,明摆着就不是为了马上出成绩。 宫鲁鸣也毫不避讳,直接说这就是为2028年奥运会准备的,目标是在2026年世界杯前把核心阵容给定下来。

亚洲杯拿个季军,已经让“女篮衰落”的声音冒了出来。 现在又彻底换上一批年轻人,不怕接下来输得更难看吗?

他甚至说了,接下来要找西班牙的、法国的、土耳其的强队打热身赛,“不怕输球,就是要找强队打”。 这种表态,跟以往“锻炼队伍、向强队学习”的客套话完全不同,更像是一种战略层面的坦诚,承认差距,敢于暴露问题。

训练方式的转变也非常明显。 那个著名的“万次投篮”计划还在,内容彻底升级了。 以前可能比谁投得多,现在官方的要求是:每天至少得投进400个。 而且不再是站着不动投,全都得加上移动、对抗,模拟实战中的出手。

18岁的冉珂嘉就在这套新要求下冒出来了。 她不仅是全队投篮进度排前列的人,还成了少数几个完成投篮超过3000次的球员之一。 要知道,她在今年U19女篮世界杯上就是夺冠功臣,现在又把投篮能力带到了成年队。

她的出现恰好回应了一种质疑:中国女篮是不是只培养内线大个子,外线射手就不行了?冉珂嘉的例子似乎说明,不是没有苗子,只是需要更科学的训练和更长的成长时间。

而张子宇的存在又带来了另一个议题:我们对天才球员的使用是不是太保守了? 明明有身高优势,却因为怕受伤而控制训练量,这会不会反而延缓了她的发展? 有不少观点认为,越是特殊的球员,越应该尽早接受高强度对抗的磨练。

事实上,整支球队目前就处在这样一种矛盾的关注中。 一方面,人们希望她们尽快出成绩,重现女篮昔日的辉煌;另一方面,教练组却坚持长期主义,宁可现在多输几场,也要为三年后做准备。

这种分歧在每一次人员调整、每一场热身赛胜负后都会重新被点燃。 就像这次集训,明明是为了未来蓄力,却因为一两条不实传言就引发广泛焦虑。

我们真正该讨论的不是“谁走了谁没来”,而是我们是否愿意给这批年轻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成长。 不是所有队伍都敢一口气换掉所有老将,也不是所有教练都敢公开说“我们不怕输”。

宫鲁鸣和他的青年军似乎已经做出了选择。剩下的,就要看我们能不能接受这种成长过程中的阵痛了。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