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轩在场上晃了一下肩膀,甩出第四次助攻的时候,镜头正好扫到替补席。徐昕的表情,比夜市摊上的烤茄子还平静。有人说他习惯了,也有人说他心里其实早骂开了。广东宏远高中锋,天生一副高人一等的骨架,却又一次被名单无声抛下。说是缘分,倒像是命运和他开了个低级笑话。
这场对委内瑞拉,真没啥悬念。对面三队阵容,强度还没CBA全明星赛硬核。老叔郭士强偏偏一本正经地把胡明轩按在场上打主控,出场时间多得让人羡慕,球都快成他的随身小宠物了。场边的咪咕解说说着只有三人能进美锦赛,就像提前剧透的侦探小说,气氛都被剧透完了。大家心里明镜似的,这场比赛,练兵的味道大过胜负。
每次看到徐杰坐在场下,我脑子里总浮现他在广东队那股“灵巧小刀”的劲头。可这些天,他仿佛被仙人掌扎了,怎么都找不着感觉。说战术调整也好,状态掉线也罢,反正教练组的用人逻辑像老北京的胡同——拐来拐去,走出来的永远是熟脸。篮球世界里,天赋、身高、汗水,统统不敌一个“信得过”。
说起胡明轩,真不是一家独大。他刚进一队那会儿,谁不是拼命三郎?现在倒好,成了“保险柜钥匙”,每回郭导一手指,明轩必有戏份。助攻、串联、防守、指挥,样样沾点,赛后数据一出来,球迷还得顺带讨论下他新发型合不合适。你要说他没发挥,数据又能兜底。你要说他亮眼,比赛强度又是软的。总之,舆论像空气,忽冷忽热,今天吹明轩,明天骂他“高开低走”,全靠风向。
别觉得我光调侃,数据摆着。胡明轩全队助攻第一,失误不多,防守端还能咬牙顶几下。可这套用人思路,怎么看都像是“熟人优先”。打委内瑞拉这种,信任链条短路的风险不大,郭士强也乐得用熟人磨合阵容。徐昕呢?高高的身子板,站在板凳上都比别人抢眼。可惜这年头,靠身高找饭吃越来越难。内线缺人是缺人,但教练更怕出错。宁要稳妥一分,不冒险半步。
周琦的名字在群里一刷出来,全场齐心松了口气。内线没有他,国家队就像火锅没锅底,怎么看都觉得不踏实。等到周琦回来,胡明轩搭档内外,纸面上看着就带劲。可这年头,纸面实力和实际效果经常南辕北辙。日韩、澳洲那边技术流兴起,亚洲篮球的天平早不像十年前那样一边倒。你指望一两个明星撑全场,真不如买彩票靠谱。
有时候我觉得,徐昕、徐杰的现状和大多数中国篮球青年差不多。曾经是“明日之星”,一夜之间成了“边缘人”。机会这东西,像公交车,有的人等一辈子都没赶上。你在训练场上拼命流汗,教练一句话就能让你原地踏步。外人看不见的,是一遍遍静悄悄的绝望和琢磨不透的用人逻辑。成年人的世界,不讲童话。
说到这里,想起隔壁足球圈那些年。张玉宁在荷甲板凳坐穿,后来一回国就成了香饽饽。体育圈的机会和命运,总是喜欢和人开玩笑。教练组的偏好,球迷的热度,媒体的走向,谁都说不准哪个点会突然点燃。能上场的就拼命表现,坐冷板凳的就学会自我安慰。你说现实残酷吧,也对;你说哪天能逆袭吧,谁又敢打包票。
篮球这事,数据不会骗你,但机会会。徐昕的臂展、徐杰的灵气,拿到别的球队也许就是主角。可中国男篮这几年,经验比天赋值钱,稳妥比冒险重要。谁都想给新人机会,可到了真刀真枪的场合,还是熟人最保险。你说徐昕会不会突然爆发?也许明天就轮到他了。徐杰呢?说不定下场就能带来惊喜。体育圈从来没写死剧本。
有时候我都怀疑,网友的放大镜是不是只盯着自己看不顺眼的那一块。明轩被喷,徐昕叫好,徐杰惹人心疼,仿佛大家都成了人生观察家。其实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挣扎。篮球场上最公平的地方,就是谁能抢到球,谁能创造机会。教练的选择、球迷的热情、数据的冷静,碰撞到一块,也许就能变出下一个奇迹。
你说徐昕、徐杰还有没有机会?我也不知道。篮球和生活一样,哪天转身就能遇见彩虹。要说中国男篮的未来,谁说得准?也许就在角落里等着的那个人身上。买不买账,评论区见,别光看热闹,聊两句,说不定你比教练还懂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