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 “雪中送炭”,对华出售重型航空发动机,美封锁梦碎

2025-10-09 03:57 156

俄罗斯政府高层积极提出,愿向中国出口其最新研制的高性能重型航空发动机,助力我国突破美国的技术壁垒。

俄拟向中国售发动机

俄新社报道: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近期公开发言,表示乐意向我国提供一系列航空核心技术的全面支持。这其中包括了重型PD-26发动机以及复合材料机翼等核心零部件,旨在助力我国在宽体大型飞机的研发领域取得突破。曼图罗夫重申,自中国新型宽体客机步入实际生产阶段起,俄罗斯方面将随时准备提供所需的产品。

普京对国产发动机抱有厚望。

恰逢其时,普京于9月18日宣布,PD-26发动机的研发工作正全速推进。这款发动机将成为俄罗斯航空工业的全新基石,不仅将为伊尔-100运输机提供动力,更有望成为新一代远程宽体民航机型的首选动力源。外界普遍认为,面对美国不断对华施加的“断供”民航发动机的威胁,俄方的建议显得尤为关键,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这一提议为中国在大飞机产业链上增添了一层坚实的保障,并将有效破解美国的技术封锁。。

据悉,PD-26发动机系源自俄罗斯关键项目PD-35的衍生版本,其设计推力达到26吨级,旨在满足宽体客机和重型运输机的市场需求。俄方宣称,该款发动机在性能与经济性方面均能与国际顶尖水平相媲美,且具备极高的通用性。

普京考察俄发动机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高端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家族的首批成员,PD-26与PD-35项目备受瞩目,它们被视为我国摆脱对西方航空技术的依赖,迈向自主创新的关键一步。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在MC-21项目上已经成功实现了国产PD-14发动机的安装和批量生产,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从中短程客机向宽体机和远程机型的延伸,更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新阶段。

而对中国而言,民航大型飞机始终关乎国家战略高度。C919的成功交付并投入商用,标志着我国在单通道干线客机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真正有能力打破西方垄断的,则是目前正处于研发阶段的宽体飞机C929项目。该机型原本是中俄共同研发的CR929,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逐步将研发焦点转移到自主研发上。显而易见,这款宽体大型客机不仅对国内民航市场具有深远影响,更与国家产业链的安全和战略自主权紧密相连。

(C919客机)

众所周知,中国大飞机产业短板在发动机。C919机型目前仍在使用美国通用电气的LEAP-1C发动机,而其宽体客机项目起初也曾考虑过采用西方国家的动力系统。然而,美国频繁动用“断供”手段,试图将发动机作为阻挡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恰恰体现了俄方提出出售PD-26发动机策略的精妙所在:若美国在关键时刻采取行动,我国便拥有了一个可靠的替代选项,足以防止我国产业链遭受中断。。

CJ1000A发动机

实际上,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早已发起了一场全面的攻坚战。国产的CJ-1000A发动机目前已进入测试阶段,其目标便是将来替代C919飞机所使用的LEAP系列发动机。与此同时,具备更强推力的CJ-2000等型号也在加紧研发中,其定位正是为未来宽体大型飞机的动力系统。尽管这些项目在技术上遭遇了一定的难题,但得益于资金和科研力量的不断注入,突破的曙光已近在咫尺。换言之,若缺少俄罗斯的PD-26,我国航空业的发展步伐亦将坚定不移。。

俄航实力雄厚

为何俄罗斯主动发起这项合作?原因一目了然。一方面,俄罗斯与西方因俄乌冲突而全面断绝联系,其航空产业亦随之丧失了原有的欧美市场,不得不将关注点转向我国市场。另一方面,向我国供应重型航空发动机,不仅能够带来丰厚的资金收益,还能在战略层面加深中俄两国间的互补性。对于俄罗斯而言,这无疑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中国态度可能不完全接受。俄罗斯发动机在性能与可靠性方面的较量,尚待进一步的观察以见分晓。然而,一个更为关键的点是,中国在大飞机与发动机领域的独立自主战略,将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即便在短期内某些环节采纳俄方方案,这也仅是一种权宜之计,难以取代国产研发的核心路径。正如C919成功完成试飞阶段所展示的,中国已充分证明,只要坚持不懈,终将实现自主研制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我国大飞机产业的自主化进程已势不可挡。

C929想象图

尽管俄罗斯的PD-26发动机构成了一个选项,但它并非中国所能依赖的唯一途径。无论合作的具体形式如何演变,中国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主研发的道路。直至有一天,当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推力发动机成功安装在国产宽体客机上,自由翱翔于蓝天之上,那方是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封锁、实现技术自主的时刻。

#热问计划#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