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成“笑话”人口预期落空,养娃压力大成主要难题

2025-08-18 09:58 74

2015年那会儿,大家都觉得“二孩”这事儿能救人口危机

你晓得,那会儿国家刚公布放开二胎的消息

这下人口情况终于能喘口气了

这消息像炸了锅似的,新闻上铺天盖地全是报道,专家们个个都信誓旦旦的,说这政策一到位,生育潜力就能像火箭一样蹿上天

翟振武教授那会儿,啥都能算得头头是道,论文里边掰扯得天花乱坠,估摸着政策落地后,第二年出生人口能冲到4995万,四年后就能累计超过一亿六

实在像在算彩票中奖一样自信满满

国家卫计委也不示弱,跟着测算,说有九千万家庭符合条件

城里短时间内二孩的增加会很明显

你想,2014年的抽样调研显示,40岁以上的妇女占一半,生育愿望还挺高,按这个趋势,人口总数能到2028年达到14.5亿

比原来不放开的时候多出个四千万上下

消息一出,媒体上都哇哇叫,觉得中国老龄化情况能解一解

专家的预测差得远,现实像打了个大脸 你知道的,翟振武用2010年那次普查数据,算出符合生二孩条件的夫妇有九千万多点,城镇家庭居多

头一年,出生有三千五百多万,第三年四千零二十五万

到了第四年还保持在三千五百多万上下

照这个速度,生育率能飙到四五个孩子一辈子

国家卫计委一听,觉得这波能来个大跳跃

2015年出生人口肯定会大幅上涨

结果没想到,到了2016年,出生人数才1786万,比2015年的1655万多了点,但增长也就那么点事儿

2017年变成1723万,2018年掉到1523万,再到2019年

2020年更惨,掉到1202万,2021年1062万,2022年剩下956万

2023年更是不到900万

几年前还信誓旦旦说会有个大爆发,当下却变成了连续“滑铁卢”

四年时间,人口总数累计减少了六千多万,远没有之前那些“牛逼预测”说的那么高

你看,二孩的新增数也是一路走低,从2016年的八百多万,掉到2017年的七三七万,之后更少

到了2019年只有四六七万

总的生育率,从1.7降到今年的1.0

远远低于2.1的更替水平

啥叫“反弹”,反倒变成“陷阱”了

梁建章2019年写文章还特意点名,说翟老师那预测差得离谱

一、政策跟不上,老百姓的心声才是关键

再说了,你想,学过点经济学的都知道

育龄妇女的数量都在往下降

90年代的妇女生育率低,到了2020年,20到35岁的妇女

比十年前少了将近三千万人

你想,结个婚都晚了,平均年龄从2010年的24.9岁

推到2020年的28.7岁

很多人30岁才敢迈出那一步,生娃的时间都被挤得紧紧的

再加上高龄产妇多了,40岁以上的妇女占一半上下,可实际想生的又不多,风险太大

经济负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你知道,一个孩子从出生到三岁,光奶粉、尿布、早教、医疗啥的

加起来一年少说也得两三万块钱

大城市里更厉害,上海那边,养个0到3岁的娃

学费、补习、各种培训,搞得家庭都像在打仗似的

北京、上海的家长们,教育投入占收入的三成到五成,不买学区房

你想,要二胎,得换更大房子,一大家子还得拼命还房贷、车贷、养老钱

女孩子们在职场上也不吃香,生完娃回来,收入都能掉个三成多

已婚已育这标签一挂,找工作就难得很

有的女人说了,生完娃,连面试都要想想

家里条件差点的,爸妈帮不上忙,平时育儿全靠自己,南通那边的调查还说了,45到49岁的产妇,产后抑郁的比例高达38%,没人帮忙

二、政策虽好,但“养娃”难题还得真抓实干

你看,国家从2021年开始放开三胎

2025年起,三岁以下娃每年补助3600块,一个月大概也就300上下

刚好够买点奶粉、疫苗啥的

地方政府也不含糊,湖北天门给二孩补九万六,三孩还补十六万五;浙江江苏补贴也不少,二孩每月补五百,三孩八百;内蒙古呼和浩特更厉害,给第一胎一万,第二胎五万

产假也延长了,山西甘肃都到30天,西藏一年半

湖北宜昌还出钱给企业,产假一年

职场上,托育、育儿假也在推广,很多公司都开始搞弹性工作制,想让女性不用那么拼命

要知道,普遍的产假都差不多有五个月上下,育儿假也有十来天,托育服务越做越多

不过,后来翟振武自己也承认了

说过去那套预测其实差得厉害

2020年他接受采访时就坦言,放开政策没能像想象中扭转老龄化趋势,得从根本上改善生育环境,比如降低养娃成本、改善职场环境

让年轻人觉得养娃不再像背着山一样重

希望还是得靠实打实的措施 你想,人口负增长这个事儿

短期内几乎没得扭转的迹象

有人说,到了2030年前后,人口可能会达到峰值

要想扭转这个局面,得从制度、经济、社会多范围结合

比如加大托育投入,搞弹性工时,房价能降点,住房压力减轻点

要从根上改变职场歧视、孩子的养育环境,别让年轻人觉得“生娃就是赔钱、丢饭碗”

否则,低生育率只会越陷越深,老龄化情况越堆越高

社会的活力也跟着变得越来越疲软

你想想,日本、韩国那些国家,低生育陷阱一掉进去,就像深坑一样

咱们要吸取经验教训,别再盲目乐观,得脚踏实地,结合实际情形制定政策,让生育变得“得劲”

三、结语:别再让预测变成笑话,得听听老百姓的心声

这事儿说到底,不能光靠专家们的“神算子”模型

调查显示,九零后、零零后,很多人都不愿意生二胎,原因,经济压力大,房价高

只有真心实意地从娃娃的养育环境着手,增加托育、减少税费、改善住房条件,让年轻人觉得“养娃不吃亏”

才可能慢慢扭转这个趋势

咱们的国家底子大,潜力还在,只要政策跟得上,社会更加公平,年轻人有安全感

人口老龄化的锅还能慢慢解开

别再盯着那些“科学预测”瞎折腾了,实打实的措施才是王道

你说,这事儿是不是挺扎心的

专家们当初那么信心满满的预测,现如今一对比

其实,这人口这玩意儿,受经济、社会、个人选择的影响太大,谁也没料到

年轻人当下变得那么“会算计”——不敢生、舍不得养

房价高得吓人,教育成本又爆表

政策若只补钱,不从根上改善环境

咱们要记得,未来要靠眼睛看着走,要结合实际

别再让这些预测变成笑话,行动起来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