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篮亚洲杯刚完,季军到手本该开心,可王思雨的一句话炸锅了:这比赛是我国家队生涯最后一舞!
这位30岁老将对韩国时打疯了,19分7篮板7助攻,带队冲垮对手;但对日本的生死半决赛,宫鲁鸣只给她12分钟,干坐板凳,眼睁睁看着输到憋屈。 泪眼告别,宫鲁鸣再怎么想留,也挡不住她走。 为啥? 一切从亚洲杯那两场比赛说起。
中国对韩国那场季军战,打出了大比分101-66,王思雨像个发动机全场飞窜,19分7篮板7助攻带飞节奏。 队友张子宇18分,韩旭16分,三分球集体开挂,准得吓人。
联防一摆出来,韩国队就慌了神,韩旭几个盖帽火锅打得对手乱套。 这场胜利本该是欢庆时刻,王思雨的高光表现让人看了热血沸腾。
可回头想想半决赛打日本,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中国队62-84惨败,王思雨上场时间少得可怜,宫鲁鸣的用人就定死了李缘首发。 看数据,王思雨那十几分钟送出几个漂亮传球,但就是不给机会。
中国队的进攻打得像个堵车,内线双塔韩旭和张子宇硬往里夯,外线队友却不敢投篮。 三分球投得不准,准星掉到26%,日本队轻松飙到47%。 田中心被防死后,日本教练立马换人,小快灵的打法绕得中国队员气喘吁吁。
王思雨赛后接受采访,眼眶红红地抱着队友隋菲菲说:亚洲杯可能就是我的告别战了。 意思再清楚不过,国家队之路到此结束。
她还特意提了对日本那场的憋屈,12分钟的冷藏像根刺扎在心里。 宫鲁鸣教练的信任度掉光了,打亚洲杯前那些热身赛赢得多,还以为稳了,结果日本一战现原形。
为啥她非得走? 王思雨30岁了,老将这个岁数撑到2028年奥运会太悬。 更揪心的是,她的风格和宫鲁鸣那套战术闹僵了。
教练爱用李缘首发推进,可李缘全场失误多到离谱,助攻失误比才1.1。 王思雨的打法偏保守控卫,传球给张子宇的准头高到63%。 对日本战时她被硬生生压板凳,宫鲁鸣就是不换策略,战术板摆在那,僵死不变。
黄思静整个亚洲杯打得软绵绵,对日本时三分球3投0中,关键战被换下冷板凳。 杨力维突进去就丢球,突破成功率暴跌到29%。 李媛也好不了多少,技术这几年前进不了半步,关键球顶不住。
中生代张茹争议最大,很多球迷说她压根不该进国家队,攻防数据低到垫底。 新秀里,杨舒予三分投得准,命中率41%,罗欣棫的防守抢断有亮点,但老将们的身影快散了。
说到输球,中国队那套双塔战术简直是自缚手脚。 日本队小个子跑得像阵风,脑子活络,投篮准得很。 中国队死抱高度优势,韩旭和张子宇站在篮下硬打,外线的传球跟不上,配合单调到乏味。
三分线外空位机会出来了,张茹那些人不敢投或投不进。 平时训练练那么多投篮,到战场就废了,像走过场一样白费劲。 防守更是大漏勺,宫鲁鸣临场瞎指挥,对日本那么准的三分不贴身防,联防一破,输球就注定。
再看看整体轮换,宫鲁鸣的固执毁了节奏。 半决赛对上日本,轮换阵容就七到八个人,王思雨这种好手不上场。 杨力维的突破不行了,李缘还拖着球推进慢悠悠。
全场下来,中国队打法落后到像古董。 人家日本一半人打过WNBA或欧洲联赛,适应快节奏。 中国队呢? 还是老思路,靠高度打天下,结果被日本教育一遍。 球迷看完都来气:这么打,亚洲杯季军赢了有啥用? 王思雨这一退,揭开的是整个女篮的伤疤。